《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终于看到这本书,了解一下芬兰教育的神奇之处。
芬兰教育一心想的,是尽力帮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人生最适当的位置,让行行都能出状元。
这和我的想法一致,不求孩子出人头地,只希望他能有所爱、有所好、能自立就足以。
“以人为本,不求躁进、不讲形式、不以赢为目标”的教育本质
以人为本不是口号,要真正的从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出发,因材施教。
北极圈里的溜冰课,先接触整体概念技法,再完善细节动作。
不论何时、何地,身体都要排在一切教育的首要位置。平时也应该多鼓励孩子尝试各种体育项目,积极锻炼身体。
芬兰夏日的帆船出游
深圳这里也靠海,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皮划艇、帆船之类的项目。
地理课
学会认识深圳地图,会使用指南针
古典音乐及交响乐乐队
知识的普及或公开课
工艺课,初中生的木工课
小学生还是太小,无法使用很多工具,只能等到长大再说。
家庭经济课,中学生练习炒菜料理
需要动刀、动火,也得等长大一点
工艺课上学编织
这个小学生可以做,可以织个围巾。
基提莱镇上的莱维职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厨师为终生职业。
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美食或美女,也算有一个沾边的。
芬兰高中毕业生喜欢庆祝的5月1日VAPPU节。
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要认真整理一下,好好给小朋友科普科普。
图书馆,阅览室,儿童图书阅览室
可以好好的弄一下
在家庭经济课上做姜饼
这个小学生应该可以做部分工作。
人生是场马拉松
从时间的跨度来看,赢在起跑线不能保证最后依然是第一名,长跑选手都知道,越是长距离越不能着急忙慌地冲刺,一上来就使足了力气,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这样来看教育也是如此,彼时的成绩和将来的成就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随着时代进步、思想开明,对于成功的定义会更加的宽泛和随和,就好像是否感到幸福,那根本就是每一个人自己内心的感受,成功亦会如此,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辜负自己的期望,何尝不是成功呢,何必非要实现别人眼中的成功,成为他人的牵线木偶。
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教育“概念”的不同,造就出不同社会与文化的真正区别。
信息社会对大众观点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改变,但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国家层面对教育体制、教育理念进行调整,才能达到更快更好的效果。
教育是进行时,所有的数据与统计都会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更新,所有的细微之处,也总会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修正。必须在变与不变之中,找到最重要、最值得珍视的精神与价值。
教育的根本还是培养成“人”,有独立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批判的精神、坚忍的性格,有了这些,即使上不了名牌大学,他的人生也不会太差。
芬兰教育体制真心把每个别人家的孩子,都珍视为自己的宝贝,去拉拔抚育、用心灌溉,给予时间、空间,找到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协助鼓励养成学习动力,从不刻意强调精英、先进、竞争、比较,从不要求学生和老师具备超人能耐,从不奖励全勤与整齐划一,而将人人视为有着喜怒哀乐的平凡人性,然后从人性的根本上,去寻思如何陪着他们健康、正常地走完成长中的教育。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对教育都格外的重视,教育的理念、教育的目的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我相信,随着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升,对待教育,我们也会走出属于我们的一条路。
只要下课了就是要出去户外,呼吸冷到不行的“新鲜空气”,让孩子们玩!
中小学生下课时,很少会待在教室里。依不同市府与各学校自定的课程,通常芬兰孩子每节45分钟课之后或是每两节课后,就必须下课休息15至30分钟不等,出去呼吸新鲜空气,转换注意力。
每个学校都应该这样,利用课间休息,远眺一下对视力也有好处,四处走动一下,活动活动坐久变僵硬的身体,补充点水分,上个厕所之类的。
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一定要找个机会冬天去北方感受一下漫天冰雪的生活,让小朋友亲身体验世界之大,体验生活的多样性。
芬兰学校没有制服。钱要用在对教育有真正意义之处,有没有制服,与教育和学习成果真的无关。如果制服只是为了好管理,那学校的教育目的,不就变成是先求管理得好,其次才是关注学生学习吗?
我个人认为制服简化了学生在衣着方面的时间耗费,每天上学不用再考虑今天如何穿搭,制服一穿就OK了,包括不允许带首饰、项链之类的,应该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但同时,这也方便了学校的管理。可是,这种做法是否有利于孩子审美的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培养,有待探讨。
转学,小小年纪的挑战
转学对小朋友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环境是陌生的,语言也可能是陌生的,社会氛围、人际交往,还有最根本的课程衔接,真的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转学。尤其对性格内向、敏感的孩子打击会更大吧。对大人来讲,其实也是如此,不过大人的适应能力要强一些,道理要明白的多一些,比起小朋友来说,能更快地转变。
“先见树”与“先见林”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先见林”,能让孩子先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而“先见树”的教育模式,却有可能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森林时,不少学生已经在既漫长又着重于树的细节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因而错过了能透过一株株高耸树木,望见整座丰硕美丽“森林”风貌的喜悦!
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倒是碰到过有些课程,老师会把整个课程包括之后的后续内容先做一下总览性的概况,然后再开始学。大部分的教学是一上来就开始一章一节的讲授,这个有待提高。不过,这也和教学内容有点关系。后来,我当老师的时候,也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过先介绍整个系统,再逐个讲分系统的思路。
如果在“见树”的过程中,反复再反复地练习、考试,而最终目的是要能压倒周边竞争者,那学习与教育启发人性良善的层面,以及希望培养终生学习的目标,反而在孩子年幼的阶段,就从制度层面上被否定了,甚至进而抹煞了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的长期学习兴趣,与持续了解的动力。
很多人喜欢“速成”,上啥培训班都希望立竿见影看到效果,但是如果只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对过程的反复打磨,对内容的深刻理解,那么相当于一个松散的地基上盖楼,初期似乎没有问题,但随着楼越盖越高,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有时候,不得不回头修补之前的漏洞。
芬兰及北欧早早就认识到,孩子一旦跟不上学习,如果不从制度层面上去特意照顾和鼓励,那学习与教育就不平等、不均衡,最终就是整个社会都要为这些长大之后的孩子们,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更糟的是这些国民素质缺口,即便再投入更多的资源矫正或改善,效果都有限了!
在学习初阶段,师生们都不至于为了一棵树的细部知识与标准动作,在“先见树,再见林”的教育概念下,带着学生反复演练、一磨再磨!而能让学生放宽眼界,经过教育最基本的认知阶段,并能建构起日后深入学习、终生学习的兴趣。
人生,真的不是只有一场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一段一段的机械式操练,固然能让孩子们一时之间在分数上比个高下,但对启发与养成一生的学习乐趣毫无帮助;只能让大家在害怕输在起跑点的阴影笼罩下,反而看不到学习过程这一片片美丽的学问森林。
“先见树”的教学方法,让不少学生在反复操演、磨练的过程中间,觉得自己没有“天分”、缺乏“慧根”、没有“兴趣”,而中辍、放弃了某一项科目与课程,最后让一片原本可以先看到的美丽人生学习森林,显得如此遥不可及、事不关己,使学生不能自然养成最终的学习乐趣,折损了理想中的学习成果!
善用“先见林,再来看树”,能让孩子在渐进式多元化的教学中,看到事物与学科的大致面貌,从而点燃他们持续学习下去的兴趣
。当他们养成有心持续学习之际,师长们再将需要专研的“树”,一一经过整理后循序深入教学。
不躁进、不求速成,只有埋首用心用力去做。唯有“教育”才能延续、发展自己民族的生命力!
所有的评估与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和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芬兰却在几十年前就选择回归人性最基本面,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就与人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芬兰人总是不断地跟我说:“我们尊重每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因为我们非常需要各种不同的人才。”
教师的训练扎实,在小学到中学阶段,把学生应该建立起来的阅读习惯、数理解析能力、日常生活技能等等,在课堂和各种多元的课程里,有系统、让学生有兴趣地了解与认识。
北欧的孩子,因为外在环境、社会与教育的关系,显得格外独立自主
。
在学校,一个班级为了能平均照顾到每个孩子,甚至会再分成两组,以不同上课时间采行真正的小班制,让老师能适时了解、规划出适合两组同学上课的时段。所以,有两组交叉一起上的课程,也有分开的课程。
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芬兰社会与教育不采用“防制”的管理法则,而是选择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为教育的开始。只有发展出持续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学习成果才会强大、丰硕,而且无止尽地延伸。
将事情交由孩子主动来动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养成自我学习的意愿和动力。这是芬兰教育理念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特色。
制定教育方针与核心课程纲要的教育委员会认为,所有的学习动力,来自于个人的成就感
,这其中当然包括老师!
学生经由实作、参与、讨论、找数据、互相分组与学习,不知不觉就启动了学习的动力与寻找事物本质的兴趣。老师教学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帮学生提供答案。
人人都应赋予相同的机会,但从不强调要赢在起跑点上!因为那只是跑百米的冲刺,而不是真实人生的马拉松;况且,谁要是在马拉松的起跑点上就争先要赢,那通常是最后的输家。
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找出一种激励学习动力的生路,或许学习过程比一般学生漫长、曲折,但生命终究会自己寻觅到出口,只要给予它适当的机会和平等对待的诚意。
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
初中时期的两年教育与职业辅导课,是让学生了解教育和人生的相关性,并认识各职业的工作概况与技能需求,对于初中后的人生选择,究竟是要进入普通高中还是职技教育,就能有基本而广泛的认识。
这个做法不错,对社会认识的越早,越有利于孩子对人生的规划,避免“一心只读圣贤书”。
课程中协助学生熟悉各类型的音乐,从不同的学习与欣赏经验过程中,找到自身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型乐器和歌唱,鼓励学生在了解音乐之余,想一想自己将来是不是有从事音乐活动的兴趣或特质。并且启发他们试着以音乐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辅助学生了解如何借着音乐与自己相处,协助他们在音乐世界里,让心灵健康地成长。
这才是音乐课的本质吧。
视觉艺术
发展孩子们的视觉与艺术思考,是这门有关视觉、艺术、设计概念课程的着眼点。它不只是美术课程的绘画或雕塑手艺等等,还包含视觉表现思考、艺术与文化认知以及环境美感与建筑设计、媒体与视觉传达等更深层的人文意涵。
这样丰沛的学习模式,就是希望培养学生广博、平衡的视觉概念与思考习惯,以及对于美感与道德观的概念认知。学生除了能够动手创作表达自己想法与观点的平面或立体作品,还能体验视觉艺术在社会中的文艺、传媒、建筑与人类环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了解群体的艺术赏析关系,让孩子能自我创造视觉表达的能力,并能同时赏识世界与芬兰的文化艺术,从而爱惜本国与国外文化,更知道如何从现代视觉观点去看过往与未来的世界。
这个课程很好,相比国内的美术课内容要宽泛许多,而且很有必要。美育的教学内容要扩大,学校要有指导性、系统性的方案出台,不要让家长盲人摸象。
工艺课
芬兰的男女生,从小就开始一起学着打毛线、踩缝纫机、运用锯锤砂磨、拼制电路,这成为芬兰教育中最注重基本与实用,且最具有两性平等意义的象征。
这样的课程国内也要早点开设,从低年级就可以开设,首先动手本来就是锻炼大脑的很好的方式,同时又学了技能。结合国内“双减”政策以及未来职业化教育的需求,早点开设工艺课,充分激发孩子的天分,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多样化发展。
家庭经济
这门包罗万向的家庭经济课,从初一开始。
这堂课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各类食物与食材,以及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当然也包括舞动铲刀瓢锅、烘焙制作、煮饭炒菜等实际动手做。
课程还包括认识一个家庭的基本经济与预算概念,如何计划性地购买物品、如何处理与分类洗涤一般衣物、如何照料和清洗特殊材质的衣服、如何正确使用洗衣机和洗衣剂、如何整理家里和房间、垃圾的分类处理与丢弃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金钱的观念与储蓄、理财,是一堂相当具有实用性的课程。
这也是一门非常必要的课程,虽然国内初中有一些综合实践课程,但是内容还是不够充分。比如上面所说的家庭的基本经济与预算,这些知识不能只靠每个家庭偶发性的教育,而应该上升到课程的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接受理财、烹饪等等生活技能教育。
芬兰孩子的“兴趣”不少,因为芬兰人相信,孩子总应该要有一两项感兴趣的事情或活动,那是对于生命与生活周遭事物探索的基础,也是能度过漫漫冬日的润滑剂。
生存--->生活,这才是人生,千万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人生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芬兰的教育改革,对于语言教学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绝对是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之一。改革的方向打破了以往过于着重语法、词汇的记诵方式,而改以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听说的演练,再配合读与写。
国内应该把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模式更改一下,多注重听说,选编一些适合小朋友之间的对话进行口语练习,再结合日常生活方面的对话。毕竟语言以听说为主。
教育,为了吸引人才回流与国际人力
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以及教育氛围,那么这个教育是失败的。内卷式教育终归没有好下场。
阅读是终生资产
阅读是获取他人经验与经历的快捷方式,很多地方、很多人物、很多事情,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去体验,唯有读书可以。
重视阅读不是短视地只期盼孩子能赢在起跑点上,不是只想要让学生成绩评比顶刮刮,更不是只想要创造出过目不忘的天才,而是希望能培育孩子有兴趣找书来看,养成独立学习与思考的习惯
,才能在知识的空间中自由自在游走,开启心灵与脑海中的创造、幻想与视野。
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
2020年需要的十项技能:
1.复杂问题解决2.批判性思维3.创造力4.人员管理5.与他人协调6.情绪智力7.判断和决策7.服务8.服务导向9.谈判10.认知灵活性。
芬兰教育部发现,近年来中学生选择进入职业教育训练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方面是政府鼓励学生拥有更宽广的人生规划弹性,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更多青少年能具备一技之长,这样的社会与产业发展才会日趋多元、专业,产业界招收到的新生代职工也才会具备更实际、更符合潮流趋势的工作能力。